故事/
有一位樂善好施的善人,死後來到陰間,閻王待之以上賓之禮,並在三稱賞善人在陽間的為人,舉凡舖橋、造路......等諸善行,善人均不吝出力,盡力去完成。
因此,閻王對善人說:
「真難得!你在世時的善事做了那麼多,你再投胎轉世為人時,有何願望不妨說出來,本王一定全力如你所願!」
善人聽完,極為高興的說:
「我有四個願望!」
「好!你說吧!」閻王答道。
「第一、一妻二妾並兩美。」善人說也希望討一個老婆,二個小妾,身邊還要有兩個美麗丫環服侍他閻王聽了善人的要求,認為是應該的,就答應了。
「第二、百畝良田不缺水。」閻王想這個要求亦不過分,合情合理,於是所清照準。
「第三、父為宰相子狀元」閻王聽了,悶聲不響,面有難色,就問善人第四個願望。
「第四、己身只中一個舉。」山人說因為父親是宰相,兒子是狀元,本身也不能沒出息,可是又不想做大官,只想做小官,中個舉人逍遙自在。舒服過日子即可。
善人說完,閻王讃嘆一聲說:
「哇!世間真有那麼好呀!那麼乾脆我的位子讓你坐,我去轉世好了。」
解析/
一個貪得無厭的富翁,和一個知足的乞丐比較起來,何者才是真正的富者呢?有一句話說得好:「知足者,身貧而心富;不知足,身富而心貧。」一個不知足的富翁,獲利百萬乃然眉頭深鎖,可是對一個知足的乞丐來說,往往在地上拾到五塊錢,卻能喜形於色:可見貧富的感覺不是外在的,而是在於你的心!
我們羡慕富有的人,我們會永遠覺得自己是貧困的;可是當我們同情貧困的人,我們就能現自己原來相當富有。
濟公慈示/
人生最苦腦的是什麽?人生最苦腦的是莫過於嗜欲之過深,能少一份嗜欲,即少一分煩惱,多一份真趣。
思慮足以損神,嗜欲足以傷身。
老子曰:「見素抱樸,少私寡欲。」黃石公曰:「絕嗜禁欲,所以出累。」
是故——苦莫苦於多願!